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中長程發展計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教育計畫
                                                                             
教育計畫之短程規劃:(四技一年級)
大一教育計畫主要配合教育目標中基礎理論培育部分,教育目標與相關配合課程如下:
1.具備基礎數學與物理分析及應用之能力
課程包含:微積分(一、二),物理(一、二),物理實驗(一、二)
2.具備文化、藝術、音樂之鑑賞能力及加強人文通識教育
課程包含:國文(一、二),通識教育講座(一、二)
3.了解各項儀器之操作原理以及資料取樣方法。
課程包含:計算機概論,程式語言,數位邏輯設計,數位邏輯設計實習,數位系統設計,數位系統設計實習,電子工程導論,電腦與網路應用,材料科學導論。
4.具備閱讀英文操作手冊與技術報告之能力。
課程包含:英語聽講練習(一、二),數位邏輯設計實習,數位系統設計實習。

教育計畫之中程規劃:(四技二、三年級)

本系在課程規劃上,主要分為三個學習方向,分別為:
(一)積體電路設計與製程
(二)微電子與光電工程
(三)通訊系統
本系整體的中程教育計畫目標,首先為奠定學生在三個學習方向的基礎學理與實做的本質學能,然後擴展學習深度與廣度,以培養學生進階的專業技術與研發知能。然而此三個學習方向的教育計畫中程目標詳述如下:
四技二年級的教育計畫目標:
教授學生在三個學習方向的基本學理課程,並搭配專業基礎實習實做,奠定紮實的基礎本質學能。
三個學習方向的共同基本學理課程的教育計畫目標:
教授學生電子基礎學理課程包括:電子學(一、二)、電路學(一、二)、工程數學(一、二)、計算機結構、視窗程式設計、組合語言、資料結構,使學生皆能具備基本的電子學理知識及學習進階課程的本質學能。
三個學習方向的共同基礎實習實做課程的教育計畫目標:
教授學生基礎的電子電路實習(電子學實習(一、二))與印刷電路板設計實習,使學生皆能具備電路實做、分析與測試的基本技巧,奠定實際電路研發與設計的基礎本質學能。修習三個學習方向個別的基礎課程,以作為三、四年級、研究所或就業的基本知能及研發設計能力:
1.教授電子電路設計模擬實習、微處理機原理與實習、半導體概論及FPGA實習,以期學生能獲得積體電路設計與製程學程的基本學理與實做知識。
2.教授電子材料、半導體概論,讓學生能習得微電子與光電工程的基本學理與知識。
補救教學:
對於有學習困難之學生實施補救教學,由班上小老師或教師輔導學生,提升學生應有的基礎知識。
四技三年級的教育計畫目標:
以二年級的基本課程為基礎,教授三個學習方向的延伸及進階課程,以培養各個學習方向的進階的技術與研發知能。另外為強化技職教育所必備的專業實務經驗,並配合學生學習意願與興趣,於三下起實施三個學期實務專題訓練,由指導教授指導學生學習符合時代及產業要求的實做計畫,並鼓勵學生參與產學合作及參加各項國內外比賽,以汲取實用的經驗。其次也鼓勵及輔導學生考取符合學生興趣與本系發展目標的專業證照,以提升學生的專業實做能力及資格。
積體電路設計與製程學程教育計畫目標:
本階段的教育計畫目標為培養學生具有半導體及積體電路的基本及進階學理及實務能力,課程規劃的重點在於加強電子電路與系統設計之專業知識及能力。本階段的教授課程為VLSI設計、半導體元件、數位IC雛型製作實習、積體電路分析與模擬實習與積體電路佈局實習,將使學生具有數位∕類比積體電路與系統設計、積體電路測試、電腦輔助電路設計之基本與進階專業知識與技能。
微電子與光電工程學程教育計畫目標:
本階段的教育計畫目標為培養學生具有微電子與光電工程的基本及進階學理及實務能力,課程規劃的重點在於加強信號與系統及數位訊號處理系統設計之專業知識及能力。本階段的教授課程為電子學(三)、半導體物理、光電工程概論、與近代物理,將使學生具有數位信號處理器研發與設計、燃料電池製程、及光電工程之基本與進階專業知識與技能。
通訊系統工程學程教育計畫目標:
本階段的教育計畫目標為培養學生具有通訊工程的基本及進階學理及實務能力,課程規劃的重點在於加強類比通訊原理與數位訊號處理技術之專業知識及能力。本階段的教授課程為信號與系統、通訊系統、數位訊號處理、線性代數、電磁波、計算機網路實習機率與統計,將使學生具有通訊系統、微波通訊、數位訊號處理及有線電視系統等研發與設計之基本與進階專業知識與技能。

教育計畫之中程規劃:(四技四年級)

本系教育計畫是規劃專業的培養、數位化工具的應用及資訊化管理的實作為課程的教學重點,訓練學生因應資訊化時代的來臨。教育計畫之長程規劃是基於本系學生六大核心能力之培養,與大學四年所規劃之課程內容。為加強學生評估、分析、預測的能力,以及透過基礎課程與實驗課之安排訓練,養成專業之知能與訓練實用之技能。除此之外,並可由學院基礎教育的訓練選修相關輔系,舉辦工廠參訪、實習,配合學生本身之興趣所學、將來可選擇微波通訊、積體電路、平面顯示器、IC設計、半導體製程等領域發展,激發學生日後多元化發展發之創新潛能。透過小組實驗、專題製作與職場倫理講座等課程之教授,培養學生溝通協調與相互尊重之團隊合作精神。再者鼓勵學生參加國內、外學術研討會、透過國際創意競賽等相關活動,以培養學生之國際視野。另外有效運用技藝教育方法及過程,培養學生具備關懷公共議題之心胸,了解與環境之相互關係,增進學生改善環境所需之知識、態度、技能及價值觀。培養愛護環境,尊重自然,養成珍惜資源、節約能源、惜福愛物的生活習慣。使學生具積極樂觀及服務無私之品德,造福社會大眾擁有美好乾淨之生活及學習環境。